保險業護航春耕助力“三農”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三農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三農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農業保險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農業保險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記者 錢林浩

保險業護航春耕助力“三農”

  在今年經濟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背景下,夯實“三農”發展的基本盤具有重要意義。

  春節將近,春耕不遠。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節後將全麵動員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全力打贏夏糧生產這一仗,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保險業無疑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服務‘三農’、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服務支持春耕備耕方麵作用突出。”國壽財險農村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創新農險產品讓農戶吃下“定心丸”

  一年之計在於春。抓好春耕,對於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有著非凡意義。這其中,保護好農民春耕生產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

  安華農險總經理助理趙樂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增加農民收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而農業保險是穩定農民收入預期的重要工具,當保險責任內的自然災害發生後,農業保險能夠及時補償農戶損失,從而使農戶能夠安心從事農業生產。

  除了發揮損失補償的基本功能外,太平財險農險業務相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農業保險還有助於建立農業生產防災防損機製。“近年來,保險公司逐步將‘防重於賠’的理念貫徹到農業保險經營過程中,通過防災宣傳、防災培訓、無害化處理、防災設施建設等手段,幫助農戶提升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通過科技手段做好災前預警,保險公司能夠為春耕備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隨著自然災害多發和市場價格頻繁波動,農戶耕種的信心和意願有所波動,傳統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程度和保障範圍不足以支撐現代農業的發展。完全成本保險、價格保險、指數保險、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等創新型農業保險的研發,能有效防範農戶麵臨的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為農戶提供更多選擇和保障。”太平財險農險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國壽財險農村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保險機構針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風險點,積極創新拓展保險品種,能夠為農業生產有效提供完善保障,從而確保農戶在春耕中無後顧之憂。此外,保險機構還可以發揮綜合金融優勢,實現銀行、保險聯動,通過農險保單質押為涉農貸款提供增信,解決農村地區貸款難、貸款貴難題,為廣大農戶春耕備耕提供資金支持。

  多舉措提升服務水平為春耕護航

  春耕在即,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保險行業也在積極行動,推出多項舉措提升農業保險服務水平,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金融時報》記者從國壽財險了解到,後者通過多種方式調研廣大農戶的農險保障需求,積極匹配保險產品,最大程度滿足春耕期間農戶的農險保障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國壽財險農險累計在售產品數量超2000個,涉及天氣指數、價格與收入、完全成本、“保險+期貨”、區域特色等多個種類,可以在恢複生豬生產、穩定蔬菜供給、機械化生產等多領域提供風險保障,助力春耕備耕。

  據太平財險農險業務相關負責人介紹,太平財險在已中標農險業務的地區著力抓好三大主糧作物、生豬等主要畜禽、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保險保障,加快承保進度,爭取做到應保盡保,提高保險保障範圍。

  在提升農險服務水平方麵,國壽財險著力打造覆蓋縣(區)、鄉鎮、村三級的基層服務網絡體係,深入延伸至農村一線,實現網絡到村、服務到戶。太平財險也加快完善縣域和鄉鎮機構、村級“三農”服務站和基層服務人員建設力度,加大服務下沉力度,為農戶開展惠農政策、農業技術、金融保險等宣傳工作,提供各類農業保險服務。

  保險業服務好春耕備耕,科技賦能作用不容忽視。在種植險方麵,國壽財險通過遙感技術應用,打造了星聯網、氣聯網、視聯網三網聯動的數字農險新模式。太平財險則研發新一代核心業務係統,開發農險“e農保”App,實現承保、理賠線上化服務,為投保農戶提供災前預警服務。

  春耕備耕期間,保障農資供給非常重要,這背後則是農戶從事農業生產過程中日益突出的資金需求。“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資金投入將越來越高,種糧大戶和規模化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尤為突出。但農戶手中的抵押物較為有限,資金緊張問題製約經營主體的農資采購活動,影響農業的穩定生產。”趙樂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在此背景下,安華農險積極探索提升農業保險的增信屬性,圍繞建立完善農村普惠金融體係,大力推進“保險+擔保”“保險+信貸”“保險+質押”等業務,積極探索“保險+銀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戶”的多方信貸風險分擔補償機製。據了解,在吉林省,安華農險開展的活體抵押肉牛保險已為養殖主體解決貸款資金6.8億元。

  趙樂認為,農業保險與各項金融政策的聯動,不僅能夠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也是當前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嚐試,有助於全麵激發農業保險發展的潛力和活力。

  繼續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

  數據顯示,2021年,農業保險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976億元,同比增長19.8%;提供保險金額4.7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

  銀保監會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發展服務“三農”領域等普惠保險。那麽,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在哪些領域?

  對此,國壽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要積極踐行保險行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使命,充分發揮保險的風險保障和社會管理職能,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質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要積極參與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收入)保險,發揮保險優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助力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實施;三是圍繞“擴麵、增品、提標”,重點做好中央對地方“以獎代補”特色農產品保險、“一縣多品”地方財政補貼特色業務,探索發展天氣指數保險、碳匯保險、草原保險等創新型險種。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糧食麵積,大力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確保2022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太平財險農險業務相關負責人據此分析表示,三大主糧作物基礎成本保險、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仍將會是今年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焦點。保障糧食安全要解決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問題。要係統推進種業振興,與之相關的種業保險、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預計將會是今年保險業推進農險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保險作為重要的強農政策工具和風險管理手段,被賦予更加重要的功能作用。

  “從初期的成本保險到產量保險、價格保險、氣象指數保險的推進,再到近年來國家著力推動的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作用正在不斷強化和深化。接下來,還需要繼續提高農業保險風險保障水平,不斷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風險保障需求,逐步實現由成本保險向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過渡,保險責任從自然災害風險向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延伸。”趙樂表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10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4.7%
拷問樓市調控之根:各地必須加快供地速度